廣仁堂中醫診所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仁堂中醫診所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仁堂中醫診所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仁堂中醫診所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仁堂中醫診所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仁堂中醫診所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仁堂中醫診所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ERMOII548548EEMNNKOE

 

內容簡介

  水生與濕地植物對於一般人而言,很可能只是澤地裡的一堆野草,但是對作者林春吉,它們不僅是美麗的植物,更是伴他一生的良友。

  水生與濕地植物堪稱是生命網路的啟動者,只要有它們出現的地方,不論是一條溝渠或是一方水塘,都會成為生機盎然的自然樂園。有了水生與濕地植物之後,各類水棲昆蟲相繼駐留,掠食性的魚類和兩棲類隨之而來,然後吸引鳥類前來覓食。遠方遷徙而來的水鳥穿梭其間,濕地植物的面相不斷擴增,於是生物多樣性就更形豐富了。

  台灣水生與濕地植物生態大圖鑑內容包括了516種物種,其中包含408種原生種類、61種歸化種類以及47種相關的種類,作者歷時二十餘年,持續調查台灣的水生與濕地植物,範圍涵蓋了全台灣、蘭嶼、綠島、龜山島、澎湖群島、大小金門及馬祖列嶼等。

  全書三冊按照植物分類排序,上冊為水生蕨類與雙子葉植物,中冊為水生雙子葉與單子葉植物,下冊為水生單子葉植物。書中除了完整多樣的生態圖像之外,部份還補充了植物插畫,以說明水生植物的構造。其中十餘種曾出現於植物文獻的種類,未能拍攝到生態影像,則以生態插畫輔助說明。本書是目前台灣最為完整的水生與濕地植物生態大圖鑑。

作者簡介

林春吉

  1966年生於蘭陽平原,孩提時代起對於自然界中的魚類、蝦類、蘭花、蝴蝶、甲蟲、水生植物、森林樹木、兩棲爬蟲、鳥類、哺乳動物、恐龍及U.F.O充滿熱情與興趣,也奠定了往後寫作和生態攝影的基礎。目前在蘭陽平原的自家庭園中培育多種水生植物、魚類、蝶類、蘭花及其它野生樹木花草。著有『台灣淡水魚蝦生態大圖鑑』﹝上下兩冊﹞、『台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上下兩冊﹞和『台灣水生與濕地植物生態大圖鑑』﹝上中下三冊﹞。

目錄

水生單子葉植物圖鑑續篇 4
竹仔菜 6
聚花草 10
水竹葉 12
矮水竹葉 14
硬葉蔥草 16
蔥草 18
連萼穀精草 20
七星山穀精草 22
白藥穀精草 24
南投穀精草 26
小田島氏穀精草 28
大葉穀精草 30
泰山穀精草 32
菲律賓穀精草 34
大藨草 36
多穗藨草 38
扁稈藨草 40
單穗薹 42
毬果薹 44
聚生穗序薹 46
鏡子薹 48
海灘苔草 50
叢生走莖薹 51
克拉莎 52
風車草 54
異花莎草 58
掌狀莎草 60
畫眉莎草 62
高稈莎草 64
畦畔莎草 66
覆瓦狀莎草 68
碎米莎草 70
鹹草 72
立穗莎草 76
太平洋莎草 78
點頭莎草 80
毛軸莎草 82
寬柱扁莎 86
擬毛軸莎草 88
矮莎草 90
水莎草 92
粗根莖莎草 94
牛毛氈 96
銳稜荸薺 98
紫果藺 100
漸尖穗荸薺 102
貝殼葉荸薺 104
針藺 106
荸薺 108
黑籽荸薺 110
日本針藺 112
假荸薺 114
四角藺 116
擬針藺 118
尖穗飄拂草 120
小畦畔飄拂草 122
大畦畔飄拂草 124
兩歧飄拂草 126
疏穗飄拂草 128
起絨飄拂草 130
□鱗飄拂草 132
水虱草 134
小穗飄拂草 138
台南飄拂草 140
五稜飄拂草 142
點頭飄拂草 144
畦畔飄拂草 146
四方形飄拂草 148
三穗飄拂草 150
雙穗飄拂草 152
繖形飄拂草 154
針葉飄拂草 156
毛三稜 158
黑珠蒿 160
石龍芻 162
華湖瓜草 164
湖瓜草 166
密穗磚子苗 168
球穗扁莎 170
多柱扁莎 172
矮扁莎 174
紅鱗扁莎 176
禾狀扁莎 178
白穗刺子莞 180
華刺子莞 182
繖房刺子莞 184
馬來刺子莞 186
刺子莞 188
布朗氏刺子莞 190
螢藺 192
匍匐莞草 194
水毛花 196
小水莞 200
蒲 202
莞 204
豬毛草 208
神秘湖水毛花 210
赤箭莎 212
大莞草 214
小莞草 216
裂穎茅 218
皺果珍珠茅 220
玉山針藺 222
斷節莎 224
巴拉草 226
雙稃草 228
稗 230
高野黍 232
扁穗牛鞭草 234
水禾 236
膜稃草 238
柳葉箬 240
毛瘤鴨嘴草 242
田間鴨嘴草 244
李氏禾 246
野生稻 248
水稻 250
水生黍 252
類雀稗 254
雙穗雀稗 256
海雀稗 258
蘆葦 260
卡開蘆 262
大偽針茅 264
囊穎草 266
鼠尾囊穎草 268
互花米草 270
稃藎 272
茭白筍 274
菖蒲 276
石菖蒲 278
芋頭 280
刺芋 282
大萍 286
青萍 290
品萍 292
水萍 294
紫萍 296
無根萍 298
東亞黑三稜 300
長苞香蒲 302
香蒲 304
野薑花 308
明潭羊耳蒜 312
中名索引 316
學名索引 318

 

作者的話
伴我一生的良友

  對於一般人來說,水生植物不過是澤地裡的一堆雜草,然而對我而言,它們不僅是美麗的觀賞植物,更是伴我一生的良友。

  栽培花卉是我從小的興趣,猶記得小學時經常忍著吃零食的慾望,把每日兩三元的零用錢存起來,到了一定數目,趁著假日騎乘腳踏車,到市場買株玫瑰或太陽菊回家種植。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舉動有些傻,卻也奠定了往後對植物栽培與野外探詢的紮實基礎。

  植物家族的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每位愛好者都可以針對自己喜愛的對象加以培育或研究。水生植物對我而言,充滿了魔幻般的吸引力,不過在1988年以前,它們只不過是我養殖熱帶魚的陪襯物而已,後來才漸漸了解這群植物的迷人之處,演變至今早已成為我畢生的最愛。

  早期認識的水生植物,多以水族流行的外來觀賞種為主,久而久之才查覺到,在這些漂亮的水草群裡,也包含許多台灣的原生物種,例如三角葉﹝擬紫蘇草﹞、一點紅﹝盤線蓼﹞、小圓葉﹝圓葉節節菜﹞、小穀精﹝白藥穀精草﹞及寶塔草﹝無柄花石龍尾﹞等,進而著手找尋它們的野生族群,旋即陷入一場永無終止的水草追逐夢!

資料取得十分困難

  剛開始接觸原生水草時,所有的物種都充滿了新鮮感,能夠叫得出名字的成員卻十分有限,它們的身份如何釐清,成為棘手問題。當時坊間書局能夠找到的植物圖鑑稀少,而且幾乎全為樹木或野花叢書。唯一可靠的資料『台灣植物誌』卻是英文版,國家編制這套書籍的意義,好像只是針對外國人的需求。

  不過還是由文獻中得知多數物種的採集地點與全台灣的分佈狀況。可喜的是,到了1990年以後綠生活及水族生活雜誌,開始有一些原生水草的報導文章,多由顏聖紘先生撰寫,他可說是台灣第一位將原生水草資訊普及化的功臣。幾年下來認識的同好日漸擴張,也得到更多的資訊。

發現稀有水生植物之旅

  在1992年以前,找尋水生植物的範圍,集中在家鄉的宜蘭縣境內,尤其雙連埤的分佈物種之多,簡直可說是「水草天堂」,像黃花狸藻、蓴菜、水虎尾、野菱、卵葉水丁香、絲葉石龍尾、連萼穀精草、克拉莎、寬柱扁莎、田蔥、水社柳、假荸齊、馬來刺子莞及繖房刺子莞等稀有植物,輕而易舉便能找到它們。分佈其他縣市的珍貴成員,只有看過夢幻湖中的台灣水韭、七星山穀精草、小莕菜及蘭嶼島上的蘭嶼小莕菜。

  1993年春季,第二次拜訪宜蘭南澳神秘湖時,才真正了解湖中精彩的植被生態,如微齒眼子菜、尖葉眼子菜、東亞黑三稜、金魚藻、小葉四葉葎、南方狸藻與小茨藻等群落。不過當時卻把尖葉眼子菜當成是綠色型的微齒眼子菜,南方狸藻則鑑定成野狸藻,直到2000年才更正錯誤。同年秋季,因為電視台的邀約,於桃園楊梅接觸了台灣萍蓬草、水杉菜、烏蘇里聚藻、針葉燈心草、桃園石龍尾及大葉穀精草的產地。

  隔年,也就是1994年夏季,前往宜蘭草埤,如願找到了圓葉澤瀉及宜蘭蓼的倩影,同時也認識了分株假紫萁及小花蓼。到了秋天,於南投蓮花池濕地,攝得南投穀精草、香蓼與細葉雀翹的影像。接著又在屏東的南仁湖山區與恆春半島,見到了南仁節節菜、恆春水蓑衣、紫蘇草、聚花草、菲律賓穀精草與絨毛蓼。

  1995年的苗栗之行,在銅鑼鄉的水田環境見到大量的瓜皮草、直立半邊蓮、墨西哥節節菜、五蕊節節菜及擬長箭葉蓼。夏季的一趟新竹鴛鴦湖之行,觀察了四角藺、單穗苔、箭葉蓼及軟稈燈心草等溫帶植物的生態魅力。

  發現龐大的水車前族群是1996年的夏天在台北三芝的水田環境。也於宜蘭頭城沿海沼澤裡,見到了宜蘭水蓑衣的風采。秋季先行記錄了桃園龍潭沼池的龍潭莕菜身影,又在台中清水沿海水潭邊找到大安水蓑衣的族群。接著繼續旅行前往嘉義白水湖,找尋海生植物,如卵葉鹽藻、貝克鹽藻與流蘇菜的芳蹤。冬季則在恆春半島,如願見到泰來藻、線葉二藥藻與單脈二藥藻等珊瑚礁植物的群落。也在佳樂水的沿海濕坡地上,目擊到為數可觀的鹵蕨族群。

  人的一生總有理想要去實現,若能達成便不枉此生,這樣的念頭一直盤旋在腦海裡,到了1997年決定放下手邊工作,全心致力於台灣水生植物的探詢,這一找就是三年的時間。

  當時我開著一部小型的箱型車,看著『台灣植物誌』的採集地點,逐一找尋那些充滿謎團的物種。一趟出門就是十幾二十天,車子就是我的家,盥洗就找無人的野溪解決,過程雖然辛苦卻很快樂。

  1997年可說是我尋獲稀有水生植物的精華年代。這一年我在新竹北埔發現了柳葉水蓑衣的北埔型及恆春半島南仁湖區的新物種「南仁水蓑衣」。夏季認識了日本友人須田真一,由他贈與豐富的彩色日本植物圖鑑,才真正快速明瞭水生植物的分類方向。隨後於台北三芝巧遇窄葉澤瀉的稀世身影,事隔一個月後又在台北貢寮鄉境內,目擊到槐葉蘋的龐大族群。

  同年由林再田先生的帶領,得以拍攝東部地區的稀有植物,包括花東水蓑衣、紫果藺、短穗蠶繭草與光葉水柳,也在家鄉的冬山鄉地區,親臨「品萍」這種夢幻植物的僅知生育地。

  讓人記憶深刻的是,秋季一日的夜晚,抵達蓮花寺濕地上端的丘陵地後,便將車門打開,撐起蚊帳就寢,準備隔日一早探詢食蟲植物。凌晨居然有人拉扯我的後腳跟,驚醒過來的剎那間,心想完蛋了,可能有人要搶劫,沒想到卻是幾位全副武裝的警察。身分證、駕照一一查證,我說明找尋水生植物的原委,對方還是無法理解。他一直問我到底跟兇嫌有什麼關係,車上為何有圓鍬之類的工具,我聽的是一頭霧水!

  片刻之後我才終於明瞭,原來我的名字與某兇嫌僅相差一字,而且他們可能就藏匿在附近的山區裡,我的行蹤又十分可疑,在一切查證都在合情合理的情況下,才驅趕我離開。

  隔天一早我又回到現場,蓮花寺濕地裡的植物,簡直讓人迷醉,像長葉茅膏菜、寬葉毛氈苔、長距挖耳草、光巾草、蔥草、矮水竹葉、水莎草、點頭飄拂草、雙穗飄拂草及毛三稜等,都是我初次接觸的珍稀物種,那種振奮人心的感覺,一掃昨日的驚魂。

  1998年春季在李松柏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台中清水的水田環境與大甲溪口,完成台灣水蕹及甘藻的拍攝工作。隨後在桃園龍潭找到小倉茨藻的身影及楊梅的柳葉水蓑衣族群。繼而又認識了莊宗益老師,見到了高雄彌陀沿海的布朗氏茨藻與花蓮壽豐的芡實族群

  5月時由邱錦和先生處得知宜蘭崙埤池與中嶺池分佈許多不知名水生植物,便與南投特有生物中心的黃朝慶先生同行,前往鑑定物種,意外見到蓴菜族群,並發現擬針藺這種新紀錄植物。隨即的松蘿湖之行,又發現大量的貝殼葉荸薺、狼把草與七星山穀精草的新產地。同時在水土埤沼澤區裡,記錄到少量的南仁節節菜及白穗刺子莞族群。

  梅雨季節過後不久,查閱到金門地區分佈不少的濕地植物,便啟程前往探勘,一下子就找到了硬葉蔥草、紫花蝴蝶草、金門母草、金門水莎草及姬穗飄拂草等新物種。後來在高雄美濃見到異葉石龍尾與龍骨瓣莕菜的族群時,已是1998年的秋季,同時也在台南林鳳營的睡蓮田裡,巧遇小水莞的身影。

  冬天的一日,就讀於屏東科技大學的古訓銘同學帶領我在屏東佳平溪上游尋覓,拍攝了探芹草、屏東石龍尾、冠瓣莕菜與類雀稗等熱帶物種,同時他也提供了豐富知識與文獻。而中興大學的謝東佑同學,更幫忙翻譯許多植物文獻,也在一次的恆春半島之行,共同發現了墾丁水薄荷的蹤影。

人生的轉折

  到了1999年,幾乎大多數台灣的水生植物物種都已找到,先前只要是稀有植物,便會取得種源,種植在家園旁的空地與花圃間,後來根本容納不下眾多容器的擺設,便與家人商量,將植物全數移植到祖產的田地上。當時村落的人都一致認為我的腦筋有問題,田地不種植稻米,反而帶回一車車的野草,對我的異常行為大家都在竊竊私語。

  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幾年的水生植物探尋下來,積蓄全數耗盡,唯一不足萬元的固定收入,便是替雜誌社撰寫原生水草的專欄報導。後來也賣掉一組心愛相機,以換取底片繼續拍攝水生植物。也因為文章散見於報章雜誌,竟然有出版社邀約出版水生植物圖鑑。

  因為出版社的邀稿,讓我在1999年的大半時間都投入於新書的撰寫上,同時也在台北汐止地區路旁的水池邊見到柳葉水蓑衣的「線葉型」族群,也於新竹關西的水田環境,目擊到龐大冠果草的茂盛族群。到了2000年新世紀的來臨,新書順利出版,隨後書籍之暢銷及眾人對台灣水生植物的狂熱跟進,更是出乎意料之外。

繼續前進

  往後所得日漸優渥,還有40種在台灣滅絕多時的水生植物一定要想辦法看到,所幸它們皆非台灣特有種,在中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亦有分佈,便開始收集海外文獻,一有機會就出國找尋這些物種。

  2000年春季在東馬婆羅洲山區,看見了華湖瓜草及大麃草族群,普遍生長在稻田邊的沼澤裡。接著於蘭陽家鄉的小埤,找到新紀錄植物「毬果苔」,也於雙連埤確定了小果菱的存在。5月受邀於龜山島的生態考察,在龜尾潭畔見到消失許久的大茨藻族群。6月前往嘉義彌陀濕地,又記錄到泰山穀精草、湖瓜草、皺果珍珠茅、裂穎茅、胡麻草及刺齒泥花草的稀世身影。8月在台北內湖巧遇大偽針茅與膜稃草伴生的景緻。秋季則於高雄澄清湖邊緣的濕地上,找到十餘株的假絨毛蓼。同時也在南投蓮華池,尋獲小莞草這個新物種。

  2001年春天的泰國之行,拍攝到野生稻、四稜飄拂草、尖穗飄拂草的生態魅力,也找到瓦氏節節菜真正的族群,並於馬來西亞中部見到石龍芻倩影。夏季一趟的中國雲南探訪,察看了莕菜、印度莕菜、水鱉、五角金魚藻、尖果母草及多花水莧菜的生活狀況。回國後與林志皓老師前往台北新店探查地筍的下落,隨即在台中清水見到了澤芹的蹤影。

  2002到2003年間,因為水生植物的緣故,認識了新竹北埔綠世界生態農場的負責人,那兩年幾乎將多數時間投入在園區的規劃上。2004春天開始設計打造屬於自己的農莊,繼續為水生植物奮鬥。之後於家鄉發現了土薄荷、匍伏莞草與蒲的野生族群,並於印尼的蘇拉維西島,觀看紫蘇草的原始模樣,與台灣產的紫蘇草差異頗大。

  2005年的金門之行,又在後龍及田埔濕地找到針葉飄拂草、圓葉齒果草、異花草與狹葉花柱草的混生族群。也在台南尖山埤一帶的池塘巡禮,發現了大量的膜稃草伴生在絨毛蓼族群間,也在宜蘭產水柳族群裡,發現一種枝條帶有托葉的新物種「托葉水柳」的存在。

  2006年為了解決菱科植物之謎,前往湖北省尋找十餘種成員的身影,受到東方高爾夫球場集團潘方仁先生的諸多幫忙,才得以順利尋獲它們。不過,菱科植物的分類問題不但無法解決,反而衍生更多的疑惑,同時也目擊到櫻蓼及菖蒲的野生風采。

  2007年10月再次前往金門島探勘金門水韭、桐花樹與老鼠□的生育情況,大多要歸功於發現者陳西村大哥的陪同,才能快速了解它們的生態。月底與友人周英勇及張庭豐,於桃園龍潭沼池發現「三葉石龍尾」這個全球新物種。11月在恆春半島沿海的草原沼池裡,見到大量的銳棱荸薺與少數的三穗飄拂草族群。並得到後壁湖潛水教練鄭毓毅先生的幫助,才有緣一睹深海中的毛葉鹽藻風采。12月如願於中國海南見到角果木的倩影。

  2008年的5至6月間兩度前往金門島,確定疏穗飄拂草與矮形光巾草的存在。6月中旬進入南投合歡山區,拍攝三花燈心草與掌葉毛莨之生態。月底發現桃園楊梅的富崗濕地,面積比蓮花寺濕地還大,生育其間的寬葉毛氈苔、長葉茅膏菜、小毛氈苔與其他狸藻科植物族群數量之龐大,令人難以置信,也是線葉蟛蜞菊僅知的產地。

  7月上旬海南友人王裕旭先生來電告知尋獲茅膏菜,幾日後啟程拍攝,當地的茅膏菜居然生育在五指山的稜線濕壁上。我們攀爬了6個小時才抵達現場,沿途吸血螞蝗不斷入侵,導致失血不少,雖然疼痛難忍,為了一睹茅膏菜倩影,還是值得前進。誇張的是,先前友人對於茅膏菜完全陌生,只是聽我口述便巧遇其身影,真是令人驚喜。不僅如此,隨後友人更尋獲新種「海南萍蓬草」,這種全球已知唯一分佈於熱帶的萍蓬草屬植物,推翻了許多植物起源的理論,影響力之深遠,一時還難以評估。

  回國後拜託日本友人須田真一,找尋子午蓮、紫花澤番椒、茅膏菜、濕地挖耳草、日本菱、日本浮菱、長戟葉蓼、櫻蓼、地筍、印度莕菜、彎果茨藻、角果藻、冠果眼子菜及海灘莎草等台灣滅絕物種的確切地點。隨即於家園旁的水田裡,發現太平洋莎草這種新紀錄植物。9月初與友人許美玲小姐一同踏入成田機場,幾日來友人須田真一、池田和隆、山崎誠與桶田太一不辭辛勞的帶領,列舉的物種幾乎全數拍攝成功,留下難以忘懷的探詢之旅。

  最後看了台灣水生植物的名單,還欠缺幾種,決定10月再次前進斯里蘭卡找尋藍睡蓮、印度莕菜、龍骨瓣莕菜、黃花莕菜、水禾、華刺子莞與繖形飄拂草的倩影。不過真的很困難,參考『錫蘭植物誌』的採集地點找尋,即使流乾了汗水與耗盡旅費,還是無法如願見到黃花莕菜與繖形飄拂草。還好地陪Shantha Perera的領路,至少不必擔心迷路問題,其他物種還是成功拍攝完成。隔月又繼續前往海南島拍攝水社野牡丹及探詢小田島氏穀精草的身世之謎。

致謝

  如此密集尋找台灣的水生植物,除了本身的興趣外,2006年夏季得到天下文化的出版首肯與大樹文化總編輯張蕙芬的全力支持下,才得以全面衝刺,將台灣曾經記錄過的水生與濕地植物全數彙集完成。本書內容包括516種水生與濕地植物物種,其中包含408種原生種,61種歸化成員及47種文章中論及的相關種類,並網羅了『台灣植物誌』裡記載關於水生及濕地生的所有種類以及許多新發現的物種。調查的範圍包含台灣全島、蘭嶼、綠島、龜山島、澎湖群島、大小金門及馬祖列嶼等。

  未能拍攝到的細角金魚藻、彈裂碎米薺、黃花莕菜、紅茄苳、雙室聚藻、長葉水蘇、小狸藻、彎果茨藻、角果藻、冠果眼子菜、海灘莎草、赤箭莎、布朗氏刺子莞、繖形飄拂草、雙稃草及明潭羊耳蒜等物種,則交由陳士鉅與林麗瓊伉儷以植物繪圖展現。

  長達兩年的撰寫期間,感觸良深,台灣許多夢幻般的物種,處理起來格外困難,也曾想過放棄某些物種的介紹,但是完美主義的本性又不斷浮現,假如當下沒能立即著手匯集它們的話,其真實面貌與知識傳達恐怕將永遠石沈大海,幸而堅持到底,最後任務還是圓滿達成。

  這些日子以來,特別感謝海南友人王裕旭,日本友人須田真一、池田和隆、山崎誠、桶田太一,台灣友人許美玲、陳西村、潘方仁、張庭豐、周英勇、林在田、鄭毓毅、黃靜芬、楊□玉及謝長富教授等諸君的協助,才得以圓滿達成任務,當然讀者的熱情回應,才是我們這群自然生態創作者的原動力,再次感謝大家。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163986
  • 規格:軟精裝 / 320頁 / 14.8 x 20.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內容連載

竹仔菜
Commelina diffusa

科別:鴨跖草科
別稱:節節花,竹節花
形態特徵:多年生挺水草本,莖匍匐性。葉互生,披針形,長3~9 cm,寬1.5~2
cm。花單一或形成聚繖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瓣3枚,藍色。蒴果橢圓形,2室,種子4枚。

花期:4~12月
分佈:全台平原至山區

生育環境:水田、路旁、林緣、溝渠邊及池畔
族群現況:常見

重要紀事:不管在平原或中海拔山區,只要有水濕環境或人煙居住的範圍內,多少都能夠見到竹仔菜的蹤影,它可說是台灣戶外環境最為常見的耐濕植物之一。就是因為適應力強悍,族群的生育不一定在水邊,身份界定屬於廣義性物種。

  台灣的荒野中,還有一種長相近似的鴨跖草(C. communis),它的分佈較為狹隘些,常見於山區濕涼環境。彼此也有混生的情況,所以經常造成識別上的錯誤。兩者的差異如下:竹仔菜有3枚藍色的花瓣;鴨跖草則只有2枚,而且親水性沒有竹仔菜那般良好,不列入書中介紹。

  正如先前所言,幾乎多數人都將竹仔菜當成鴨跖草看待,也就是說台灣四處可見的這種「鴨跖草」,真正的身份是「竹仔菜」才對,希望下次別再指鹿為馬了。種名diffusa為擴散或鬆散之意,指其花瓣分散的模樣。

聚花草
Floscopa scandens

科別:鴨跖草科
別稱:蔓蘘荷
形態特徵:多年生挺水草本,莖斜向生長。葉互生,卵形,長5~7 cm,寬1.8~2.2 cm。圓錐花序頂生;花被6枚,淡紫色;雄蕊5枚。蒴果橢圓形,種子長1.3 mm。

分佈:全台山區
花期:7~12月

生育環境:林下濕地、溝岸邊或沼池旁
族群現況:稀有

重要紀事:從台灣現有的水生植物來看,屬於林下生活的物種稀少,目前只記錄到石菖蒲、圓葉山梗菜、旱田草及聚花草等四種。聚花草總是出現在林下沼澤或是陰濕的水溝邊,通常呈現群生的狀態。

種名scandens為攀緣的意思,指聚花草的小花一朵朵密生,如同攀緣般密生的花序模樣,所以採用「聚花草」的名稱十分貼切。雖說聚花草在台灣的北、中、南各地都有發現紀錄,但是族群的分佈集中在高雄以南的縣市,尤其恆春半島最為常見,沉水狀況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東南亞及中國大陸至少有三種嗜水性的聚花草屬植物存在,有些種類的植物體十分粗壯,約比台灣產者大一倍以上,彼此間的身分有待釐清。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原標題:New Balance在華維權再獲關鍵勝利——商標使用中的惡意對商標近似判斷的影響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出兩項再審判決,認定琪爾特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註冊的兩個仿N商標與New Balance的N字母商標構成近似,應該予以撤銷註冊。至此,這場長達6年的商標無效之爭,終於以New Balance獲勝告終。本案既是New Balance在中國維權的一次具有決定性的勝利,也是中國不斷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打擊惡意商標註冊和侵權的重要一步。 最高人民法院於近日發出兩項再審判決,撤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早前兩項終審判決,認定琪爾特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註冊的兩個仿N商標與New Balance的N字母商標構成近似,應該予以撤銷註冊。至此,這場長達6年的商標無效之爭,終於以New Balance獲勝告終。 兩個再審案件的被申請人琪爾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琪爾特公司」)於2010年7月在福建省晉江市設立,兩枚爭議商標( ... , ... )由琪爾特公司的關聯公司海南琪爾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於2010年申請註冊,指定使用的商品為第25類「服裝、運動鞋」,於2013年轉讓給琪爾特公司。琪爾特公司在受讓上述商標後,其實際控制人於2014年在香港註冊成立「美國新百倫國際有限公司」,並以該公司名義在福建晉江設立「新百倫(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再以「新百倫(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名義在全國各地設立專賣店銷售帶有爭議商標標識的「New Bunren」運動鞋。在實際使用商標的過程中,琪爾特公司刻意使用相同顏色模糊化其註冊商標中的飄帶設計,使其運動鞋上的標識與New Balance運動鞋的標誌性N商標幾乎完全一樣。 ... New Balance於2014年向商評委對琪爾特公司的兩個註冊商標提出無效申請,商評委認為爭議商標與New Balance的引證商標在表現形式、構圖設計、視覺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區別,未構成近似商標,共同使用於類似商品上不致引起消費者的混淆誤認。New Balance不服商評委裁定,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北京知產法院認為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最顯著特徵均為大寫N字母,New Balance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其N字母系列商標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因此當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同時使用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時,可能使相關公眾對其來源產生混淆,或誤認為系同一商品提供者的系列商標,於是判決撤銷商評委裁定。商評委與琪爾特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二審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引證商標與訴爭商標雖然均呈現大寫字母N的形態,但訴爭商標內部線條與N字母外框組合後的整體視覺效果與引證商標相比差異明顯,且構圖手法、設計風格存在較大區別,相關公眾在施以一般注意力隔離觀察時,能夠將其區分開來;且New Balance公司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各引證商標在訴爭商標申請日前具有一定知名度,因此判決撤銷一審法院判決。 New Balance認為二審法院在認定引證商標知名度以及引證商標與爭議商標近似性兩個方面均有錯誤,因此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再審申請指出,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的主要識別部分均為大寫字母N,在整體視覺效果、呼叫方式等方面均高度近似,尤其是在引證商標經過長期大量使用後已經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琪爾特公司在實際使用訴爭商標時也刻意模仿New Balance使用引證商標的位置和方式,極易導致混淆誤認,尤其是其刻意成立與New Balance公司的中國子公司新百倫(中國)貿易有限公司高度重名的所謂新百倫(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並以該空殼公司名義銷售運動鞋產品,在其網站宣稱其產品是來自美國的總統慢跑鞋,具有十分明顯的惡意。最高院在審查New Balance的再審申請材料後,認為二審判決確有錯誤,裁定提審本案。 再審的爭議焦點仍然是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是否構成近似。而爭議商標所有人在實際使用中的惡意是否影響商標近似的判斷,亦成為雙方辯論的焦點。最高院經審理認定,雖然訴爭商標在N字母的基礎上加入線條等元素,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化處理,但是其中的N字母仍然構成顯著識別部分;對於相關公眾而言,仍然主要是以字母N來呼叫、識別訴爭商標,而引證商標的顯著識別部分也為字母N,因此二者構成近似。最高院在判決中進一步指出,New Balance公司提交的證據可以證明引證商標在訴爭商標申請日之前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琪爾特公司作為同業競爭者,理應對在先商標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其卻在經營活動中通過關聯公司、相關網站使用容易導致相關公眾混淆的商業標識,申請「總統慢跑鞋」商標,難謂善意,因此,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構成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二審判決認定錯誤,本院予以糾正。 雖然最高院在判決中沒有明確指出爭議商標所有人在商標使用過程中的惡意影響了對爭議商標與引證商標近似性的判斷,但是從判決書相關論述的邏輯順序上不難看出,正是因為爭議商標所有人在其經營活動中刻意追求混淆的明顯惡意,使法官在爭議商標與引證商標有一定區別的情況下,得出二者容易導致相關公眾混淆從而構成近似商標的結論。 正如在本案專家討論會上包括劉春田教授等幾位我國商標法領域權威專家所指出:在適用商標法第28條或第31條時,應當將商標註冊人的惡意作為是否可能構成混淆的重要考慮因素,特別是申請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刻意追求混淆效果的情況下,只要存在消費者混淆誤認的可能性或者不能排除混淆可能性的,就應當適用第28條或31條。這一點在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庭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答記者問中已經予以明確。在司法實踐中,考慮商標註冊人的主觀意圖是善意使用還是具有積極地追求混淆誤認的惡意,對商標近似性判斷和在先權利的保護往往具有重要影響。如果註冊人惡意追求混淆效果,即使兩個商標在表面特徵上有一定的差別,但是由於中國的商標法沒有限定商標實際使用時的顏色,導致惡意註冊人利用這一漏洞獲得相關商標註冊,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改變顏色等手段使其產品上的標識更加接近知名品牌的標識,造成相關公眾特別是消費者的混淆。如果這種行為不被從商標申請的源頭制止,在先權利人將陷入無止境的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的泥潭,中國的市場、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和廣大鄉鎮地區的市場,將陷入山寨橫行的惡劣環境。 最高院在本案再審判決中所引入的近似判斷標準,為解決商標搶注和惡意註冊現象,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本案既是New Balance在中國維權的一次具有決定性的勝利,也是中國不斷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打擊惡意商標註冊和侵權的重要一步。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finance/yjqopla.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4539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建國科大附近推薦體質調理減重中醫診所中寮腰部瘦身中醫診所二水不與經期衝突的中醫減肥門診彰師大附近推薦可以加強局部消脂的中醫減肥門診
彰化花壇虛胖中醫減重方式 員林體質調理減重中醫診所 鹿港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內分泌失調發胖瘦身有成效草屯腰部瘦身中醫診所 伸港暴食症的中醫治療 和美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胖因調治南投下半身肥胖體質的中醫減肥門診 二水不搭配西藥的中醫門診 彰化減肥減重瘦身有效實例很多的中醫診所埔鹽更年期發胖的中醫減肥門診 二林輕鬆減肥方式中醫診所 穴位埋線減重效果好的草屯中醫診所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敗下去就對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